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浙江之窗

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浙江之窗2020-12-21

image.png


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温州实际,就科学制定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水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十三五”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三五”是温州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对持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落实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确立了“1161”工作主题主线,部署了法治温州建设、查补发展短板、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综合交通、建设中心城市、提升市域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打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组合拳,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战略体系和工作体系。通过全市上下五年的共同努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龙港新型城镇化改革、温州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中国(温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国(浙江)自贸区温州联动创新区、温州综合保税区、中国(温州)华商华侨综合发展先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等重大标志性成果落地见效,温州成为长三角一体化27个中心城市之一。五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可喜成就,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民营经济焕发新活力,大都市区呈现新面貌,改革开放营造新优势,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平安法治开创新局面,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果,“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2.“十四五”面临的发展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今后五年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伟大征程;要在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不断做大经济总量规模的基础上,迈入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更高阶段;要在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后五年将面对不确定风险因素增多的新挑战。从外部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境外大流行,全球经济陷入长期深度衰退之中,中美关系严重倒退还未出现转机;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经济运行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矛盾;新一轮城市发展和分化进一步加剧,高端要素向头部城市集聚的态势日趋明显,温州面临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城市竞争。从内部看,温州大都市区能级、中心城区首位度、新型城镇化发展等还要加快提升,发展新动能培育、科技创新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等还需大力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基层社会治理等还存在明显短板。今后五年将迎来各种利好效应叠加显现的新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温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绝佳时机;我国成为全世界疫情期间最稳定的国家,并持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化危为机的政策举措,为温州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利政策环境;温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我省大力度推进“四大”建设,为温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打开了广阔空间;“十三五”特别是近几年市委作出的系列决策部署,在全市形成了逆势奋进的工作态势和发展态势,为温州乘势而上推进现代化建设积蓄了充足能量。总体上看,“十四五”时期温州仍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3.“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定扛起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政治使命,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建设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改革开放标杆城市、生态宜居幸福城市,全力构筑科创高地、文化高地、教育高地、医疗高地、新消费高地,全力打造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全省第三极,全力建好具有鲜明温州特质的长三角南大门,奋力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推进“十四五”发展必须切实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必须突出战略融入。更加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有效发挥温州民营经济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独特优势,积极争取更多国家重大战略平台、试点和政策落地实施,不断提升温州在全国战略布局和城市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必须突出内外统筹。从市域层面积极探索畅通双循环的有效途径,科学构筑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四梁八柱”,完善面向全国融入全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使温州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必须突出改革探路。以全面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深化三大标志类改革项目,落地一批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项目,打响一批具有温州辨识度的特色类改革品牌,努力使温州成为市场化改革先行区、数字化变革策源地、集成化改革试验区、整体智治示范区。


——必须突出创新制胜。把创新作为最持续最长久的竞争力来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创新平台上提能造峰,在创新人才上集聚裂变,在创新主体上倍增提质,在创新生态上争创一流,使创新成为温州赢得发展的制胜法宝。


——必须突出安全发展。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把安全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切实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着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


——必须突出普惠共享。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高质量办好民生事业和民生实事,全面提升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持续巩固和发展平安和谐的良好态势,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十四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温州“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是:以加快建设“五城五高地”为重要支撑,全力“做强第三极、建好南大门”,奋力“续写创新史、争创先行市”。具体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持续保持健康协调较快发展,新一批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落地,创成一批“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力争迈上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亿级地方财政收入、千万级常住人口、百万级新增人才的发展新台阶,经济实力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中不断前移,全省第三极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


——转型升级全面突破。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更加协调,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5+5”产业体系更加成熟,一批千亿级产业、项目、平台和企业不断形成;区域创新创业体系更趋完善,主要创新发展指标显著提高,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行列。到2025年,全社会R&D占比达3.0%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0%左右。


——中心城市快速崛起。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提质推进,温州大都市区框架进一步拉开,行政区划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心城区首位度和集聚辐射力大幅增强,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温州在全省四大都市区中地位进一步提升,现代化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形象进一步凸显。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的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形成示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区域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地方金融综合改革、民办社会事业改革等品牌进一步打响;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新的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美丽温州加快建设。城乡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等建设串珠成线,全域“无废城市”基本建成,各项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居全省前列,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加快构筑。到2025年,省控地表水断面三类水体以上比例达9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92%,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步提升。


——民生福祉大幅跃升。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覆盖城乡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温州成为全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到2025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万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左右。


——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新时代温州人精神持续激扬,瓯越优秀文化得到大力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内外温州人文化认同和奋斗动力显著增强,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形成了“文化温州”建设的新格局。


——市域治理形成示范。党政机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初步建成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现代政府;“法治温州”“平安温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领域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常态化跻身全省平安建设第一梯队,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持续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5.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根据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安排,要在全面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朝着现代化第一阶段的远景目标奋进。到2035年,“六个浙江”建设在温州全面落实并充分体现,温州成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排头兵,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现代化的综合发展体系基本构建,经济社会各领域制度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经济实力、创新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高水平建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平安温州”“法治温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温州特色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板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均收入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市人民共同富裕迈出更加坚实步伐;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城乡生态环境水平全国一流,高质量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党的领导高效执行体系全面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进,“清廉温州”加快建成,政治生态更加山清水秀。


二、深入实施创新首位战略,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围绕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速创新资源汇聚,加快构建“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打造区域科创高地。


6.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全域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带动全域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提升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一核两带多园区”集聚功能,加快形成一批科创资源集聚、创新引领作用显著的标志性区块。持续办好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巩固提升“一园一城一中心”,打造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示范样板。加快推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并持续发挥效应,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瓯江实验室,打造全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科创平台,促进国科大、浙大温州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科研成果加速落地。加快国际科技金融中心、长三角科技企业总部园等项目落地,积极打造七都国际未来科技岛。强化长三角区域及海外高水平研发机构和技术资源协同对接,加大异地孵化器、科创飞地等合作共建力度。持续推进国家高新区晋等升位,推动工业强县省级高新区全覆盖,加大县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创用地保障力度,进一步拓展创新发展空间。


7.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深入开展科技企业新“双倍增”行动,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百家计划”,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工程,推动“高升规”“规进高”双向优化,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持企业创建创新联合体、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深化与名校名院名企的战略合作,建立温州与在杭、在沪高校科研院所战略联盟,强化地方院所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大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创新产品应用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重大技术装备的创新研发。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现重点产业领域创新服务综合体全覆盖。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加快中试平台体系建设,推行“揭榜挂帅”制度,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中间试验-企业孵化-规模生产”全生命周期创新链。


8.打造创新人才洼地。优化实施“人才新政40条”“510计划”等政策,积极引进培育各类领军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实现“百万人才聚温州”。以“鲲鹏行动”人才计划为抓手,大力引育一批科技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力争五年内实现高学历研发人员数量翻番。积极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作用,健全高水平大学建设激励保障机制,大力支持温州医科大学争创“双一流”、温州大学创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设“省部共建”高校、温州肯恩大学建设高水平国际化高校、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为理工类应用型公办本科高校,大力支持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全国双高”单位建设,支持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建设“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完善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院士之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引才聚才平台。大力推进“人才客厅”“人才社区”建设,切实解决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配偶就业等实际问题,努力打造青年创业创新之城。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按国际惯例运作的人才市场。开展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


9.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动形成“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格局,优化有利于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引育、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环境。创新财政科技资金分配机制,建立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做强做大百亿科创基金,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信贷、科技担保、科技保险,推动在温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探索建立全球温商合作中心,推动科技界、产业界、创投界三界融合。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科技大市场,建好用好“科技大脑”,加强市场力量引导,加快释放创新动能。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能力强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深化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争取设立温州知识产权法庭,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推广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试点。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率先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温州经济与温州人经济融合互动优势,深入挖掘消费潜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畅通内外循环通道,成为我国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和战略枢纽。


10.畅通循环通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着力推进市场要素、资源要素、技术要素、产业要素、资本要素循环畅通。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高效联动,打造长三角南翼区域物流中心。加强培育和引进具有较强流通能力的市场主体,构建联动内外的产品、品牌、渠道和服务体系。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业态发展,打通传统专业市场和网上市场通道,着力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市场体系。积极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制造枢纽,编制主导产业链循环图和产业链招商地图,强化强链、补链、延链政策措施,全力培育链主企业,确保供应链安全畅通。依托上海嘉定产业园温州园等平台,搭建跨区域产业链配套体系,促进数字经济、智能装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链精准合作。


11.扩大消费需求。围绕打造“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商贸城市”的定位,主动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加快引领新供给、促进新消费、培育新零售,打造数字消费、时尚消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体育消费、优享消费繁荣的新消费高地。持续优化商业综合体布局,推进传统商贸流通业改造和新兴市场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力的消费地标。鼓励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免税经济等业态,培育发展新兴时尚商圈,打造国际时尚消费引领地。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和“买全球卖全球”消费平台体系,加快“新零售”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积极培育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诊疗、在线文娱、智慧旅游、在线健身。举办信息消费节系列活动,筹建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12.拓展投资空间。积极瞄准国家“两新一重”等重大投资方向,坚持“新基建+传统基建”协同发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实施“百项万亿”工程,完善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机制,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苍南三澳核电等重大工程建设,着力构建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实施新基建“十大行动”,加大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资金投向“四新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工业投资“百项千亿”工程和“152”省市县长工程,每年新增工业用地1万亩,切实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大幅提升工业投资比重。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历史围填海处置利用进度。大力推进“温州水网”建设,加快实施江河控制性工程和海塘安澜工程,构建高标准防洪保安网、高保障水资源配置网、高品质幸福河湖网。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更多民资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3.开拓国内市场。整合打通内外联动的温商网络渠道,实施全球温商联盟“拓市场畅循环”行动,挖掘内外两个百万市场主体潜力,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提升温州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实施温州制造网上拓市场系列行动,打造一批销售过亿的C2M“超级工厂”,建立一批产地直播基地,提升温州制造产品网上市场份额。鼓励制造企业与国内大型流通企业、大型电商企业合作,通过引厂进店、产品联合开发等方式,推动产销深度合作。实施“品字标”品牌培育提升工程,着力打造温州制造区域品牌,提升温州制造知名度和美誉名。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办好温州进口消费品博览会,高质量建设进口商品集散中心。


四、大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加快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标志性产业链和高能级产业平台,着力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14.做大做强企业主体。坚持“抓大、扶小、育新”统筹发力,深入实施“百企上市、千企上规”计划,持续培育和壮大百万市场主体。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持续开展“雄鹰行动”“凤凰行动”,加快培育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百亿级龙头企业,积极实施大企业裂变提质“骄子工程”。做实企业上市培育梯次队伍,推动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挂牌,促进已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温州板块”。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分层分类进行扶持,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做大做强做活国有企业。引导企业规范投资、经营、财务行为,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茁壮成长。加快打造分行业产业联盟体系,引导链主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强化产业创新、产能协同、产品提升有效联动。


15.打造数字经济升级版。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建设区域性数据枢纽中心,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数字强市、云上温州。充分利用通信卫星、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打造都市经济、幸福经济、未来经济新蓝海。发挥5G试点城市优势,深入推进5G“百千万”行动,规划建设一批5G产业孵化器,大力发展“5G+”产业。加快国家北斗卫星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以北斗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为特色的国家级示范基地。做大做强泛在电力设备、数字安防、车联网等产业。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推动中小微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培育一批示范性云平台和云应用标杆企业。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拓展新基建应用场景,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


16.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集中力量做强做精“5+5”主导产业,着力形成一批千亿规模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百亿级“新星”产业群。深化开发区(园区)管理体制改革,高质量打造若干“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十业”新地标打造计划,推动先进制造业向优势区域、高能级平台、沿海新空间集中。深入实施“百园万企”工程,深化小微园提质扩容行动,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推行制造业全链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打造一批“智慧车间”“智慧工厂”“智慧园区”“灯塔工厂”,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区。实施服务型制造工程,大力发展服务型、共享型制造。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开展质量提升系列行动,力争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加快中国温州安全(应急)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应急产业。加快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建设,打造眼健康产业和生物医药研发创新高地。


17.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业等服务业,加快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总部、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全面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总部基地。着力发展工业设计,强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工业设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新时尚、新文创等新业态新模式,建成有较强影响力的温州G104时尚走廊。大力培育会展经济,加快瓯江口国际会展中心建设,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国际性机构、会展项目和会展企业,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吸引国内外大型服务机构落户温州,鼓励服务业企业兼并重组,强化服务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打造服务业“双百”领军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队伍。


18.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打造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为目标,加大文旅宣传推广力度,放大文旅综合效应,打响“诗画山水、温润之州”文旅品牌。加快建设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陆海联动推进海洋旅游大发展,加速创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入挖掘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功能性文化地标,集聚形成“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名居”等文旅发展体系。继续打响雁荡山、楠溪江等旅游品牌,加大新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力度,打造一批千万级核心景区。推进城市旅游化改造,打响瓯江夜游、夜画塘河等品牌,全面激活月光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实施“千村百镇十城景区化”工程,狠抓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大力培育森林康养、“侨家乐”品牌民宿等新增长点。


19.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持体系建设,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市粮食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应急保供稳价效率。做大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领军企业,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积极培育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和市级田园综合体,加快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培育行动,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全面打响“瓯越鲜风”农产品品牌。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纵深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全面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形成一批具有温州辨识度的改革成果和高能级开放平台,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标杆城市。


20.健全民营经济发展新机制。持续深化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改革,力争各项改革举措在温州率先突破、系统集成,打造民营经济制度和理论创新策源地。加快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积极争取开展市场准入改革试点,深入推进社会力量办社会事业改革,着力破除能源、电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领域限制。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证照分离”,加快实现“照后减证”,有效激活和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推进“双定三减”经营区建设,积极探索有限度自由经营,充分激发大众创业创新活力。全面推行涉企柔性执法模式,落实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健全企业破产预重整制度,推动个人破产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21.完善现代地方财税金融体制。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制度,强化中长期财政规划约束力,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打好财税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财政投资的示范效应和乘数效应,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新经济领域。深入推进“结构生财”改革,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强税源培育,夯实税源基础,优化税源结构。深化金融综合改革,推进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构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打造区域金融交流和财富管理中心。积极对接国家政策,用好专项债、产业基金、政策性贷款等工具,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资源支持,切实强化资金要素保障。


22.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争创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以市场化改革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创新土地、能源、环境容量、水资源、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深化数据要素产权改革,探索数据产权确权、赋权、活权、保护体系,促进数据开放共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工业区块线保护管理制度,探索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区域评估”改革,推广“限地价竞税收”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建立“供给-监管-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创新海洋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做好土地做地、储备、出让各环节。建立便捷高效的要素交易机制,推进技术市场化改革,积极推动土地、用能等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换。开展工业用电用水用能差别化价格改革,建立用能总量核定和指标交易制度。积极融入长三角要素市场一体化,参与要素跨区域流动共享。


23.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公共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努力打造投资发展环境最优城市。健全完善“三清单一承诺”机制,积极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完善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制度,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制度。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探索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简审批制度。全面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一件事”集成改革,全面提升“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水平,高质量实现“一网通办、就近能办、全域通办”。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探索推行“综合查一次”。持续落实涉企降本减负政策,建立健全惠企政策直通企业制度。推进电子商务、对外贸易、供应链等领域标准国际化,提升国际贸易服务便利度。完善外来投资服务体系,实行首办负责、全程护航等制度。创新“信用+”治理机制,深入实施信用建设“531X”工程,加快实现全方位征信、全数据入信、全社会用信。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监管”模式,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24.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推进开放平台“裂变式”协同联动改革,加快建设中国(温州)华商华侨综合发展先行区,把温州打造成为世界华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起航地。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推动跨境电商全球供应链创新,加速形成集制造、交易、集货、支付、物流、结算、结汇等全链条生态圈。依托跨境为侨服务“全球通”等载体,布局建设一批温州“海外码头”。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平台优势,带动传统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推进市场采购与跨境电商、义新欧班列、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多元融合。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足接沪融杭联甬连台文章,承接长三角高端功能外溢。谋划建设沪温科创产业合作区,深化与上海嘉定、松江等地交流合作。加强与宁德等地合作,谋划建设浙南闽东合作发展区,提升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水平。支持温州肯恩小镇建设。


25.推动开放型经济高水平发展。全面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新兴市场,积极创建制造模式先进、市场占有率高的全球精准合作示范基地。鼓励温企开展境外投资并购和资源开发合作,加快建立海外生产基地、研发机构、设计中心、营销网络,形成一批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本土跨国公司,打造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样板。进一步提升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水平,鼓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新建经贸合作区。积极适应贸易规则变化,认真运用RCEP等规则,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强化境外经贸服务体系布局,提升海外仓服务能力。加快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培育发展外贸新业态,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积极招引引领性、标杆性的高大上项目和高能级企业。深入实施“新家园·新乡贤鹿鸣”计划,加快世界温州人资源转化,促进情感回归、智力回归、项目回归、资金回归。


六、加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深入推进大路网、大航空、大港口、大水运建设,着力构建外快内畅、互联互通、立体多元、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6.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建成杭温高铁,开工建设温福高铁、温武吉铁路,推进甬台温高铁项目前期,尽早实现“县县通铁路”,着力打造“521”高铁时空圈,培育壮大高铁枢纽经济,加快建成全国重要区域性铁路枢纽城市。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建成市域铁路S2线一期,加快城市轨道交通M1线、M2线一期、S3线一期建设,全方位推进“S+M”城市轨道加速成网,打造“轨道上的温州”。强化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和辐射功能,实现旅客出行“零距离换乘”,加快温州北站、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深化温州南站扩能改造,谋划建设瑞安东站枢纽和鳌江流域副中心交通枢纽,形成大都市区综合枢纽体系。


27.完善公路路网体系。加密高速公路网络,建成温州瓯江北口大桥、溧宁高速景文段、金丽温高速东延线、瑞苍高速,开工建设文青高速、泰苍高速、乐永青高速和甬台温高速温州段改扩建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合肥至温州高速(温州段),加快构建“一环一绕九射三连”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普通国省道网建设,构建“八纵六横”国省道干线公路骨架网。加大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力度,加快沿江快速路、温瑞大道快速路、滨海大道快速路等快速路网建设。统筹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大力推进城市进出口道路改造提升,促进高速公路网、干线公路网和城市快速路网融合,形成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大力推进BRT成网建设,优化常规公交线网,加快公交换乘中心建设,创建绿色出行城市。加快推进“快进慢游”交通网络、旅游交通枢纽与集散换乘体系建设,实现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交通无缝对接。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加快镇镇通二级、村村通等级公路。


28.打造区域枢纽机场。推进龙湾国际机场扩能提升,启动机场三期扩建,新建第二跑道和T3航站楼,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力争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推进机场集疏运、内外交驳和换乘系统建设,建成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大力提升温州机场综合服务能级。构建通用机场体系,推进泰顺、文成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深化一批通用机场前期研究,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通用航空基地。依托空港优势,加快建设温州空港商贸物流园及通用航空产业园,推动临空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29.提升港口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港口、航道、集疏运通道建设,多向发力港口多式联运,提升陆海双向辐射能力,重点建设乐清港区C区等工程项目,着力构建乐清湾综合港区和状元岙、大小门岛特色港区空间布局,打造成为辐射东南沿海重要枢纽港口。健全邮轮港口基础配套,着力打造我国东南沿海极具影响力的邮轮始发港。争取省海港集团更优资源配置,深度融入全省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加速融入长三角港口群协同发展,强化与宁波舟山港、台州港分工合作。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推进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发展,加快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七、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温州大都市区


全面贯彻省委“四大”建设战略部署,健全市域统筹机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综合配套,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推进中心城市赋能升级,全面提高温州城市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竞争力,加快建设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


30.优化都市区空间布局。统筹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着力构建“一主一副两极多节点”空间结构,形成“中心集聚、南北联动、全域融合、城乡协调”的大都市区体系。以环大罗山区域为主中心,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优化中心城区布局,加快推进“东拓、西优、南联、北跨”,向东建设温州东部新区和推进瓯洞一体化发展,加快瓯飞区域开发利用;向西优化提升市区西部城市功能,推进西部生态新城和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向南推进温瑞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都市区主中心南部新区;向北推进与永嘉、乐清拥江发展,深化瓯江北岸、三江片区、柳白片区与主城区联动发展。加快建设由平阳、苍南、龙港组成的南部副中心,坚持规划衔接、设施联通、产业融合、公共服务一体,大力推进鳌江流域协同发展。推动从北到南形成“三色”纵深城市发展带,中轴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强人口和服务功能集聚,加快“金色”城市带发展;东部围绕温州大湾区建设,优化从乐清到苍南沿海空间布局,推进海涂围垦科学利用,深化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重点建设板块连线串片,加快“蓝色”产业带发展;西部围绕生态休闲带建设,按照全省美丽大花园示范区和全国“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转化样板区目标定位,支持文成、泰顺打造西部重要发展极,推动生态功能板块后发崛起,加快“绿色”生态带发展。深化全域统筹发展,加强“三带”有机衔接,推进一体协同共进,构建具有中国气派、浙江气度、温州气质的现代化大都市区。


31.推动中心城区全面崛起。深入实施大都市区主中心一体化战略,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步伐,大力度推进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探索跨行政区新型统筹协调机制,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实质性全面启动大罗山保护和开发,加快把大罗山打造成为城市客厅,推动形成环大罗山的城市发展形态。高起点规划建设温州东部新区,打造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全面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和建设品质,深化城市“大建大美”“精建精美”,持续擦亮“两线三片”金名片,谋划实施新一批亮点区块建设,打造若干彰显温州山水城市韵味的现代城市地标。实施亚运城市提质升级行动。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大低效用地再开发力度,大力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高质量推进城中村改造,力争中心城区核心区范围内城中村“清零”。探索实施“小街区规制”,提升背街小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切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加快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深入推进爱心驿站人文化、市政设施特色化、公园建设主题化、执法管理智慧化、队伍建设规范化等“五化”建设,保障城市高效有序运行。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房地产市场科学监管水平,促进房地产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32.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等级,推动形成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把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来抓,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推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升级。加快推进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努力把龙港建成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加大县域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力度,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支持更多中心镇纳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快实现由“镇”向“城”的功能升级。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争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发挥强镇、中心镇的重要节点作用,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3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和乡村振兴跨区域精品带建设,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打造“产业强、环境美、乡风好、治理善、农民富”的温州样板。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持续深化村庄环境整治,加快美丽田园建设,高质量建设一批“乡村公园”。持续优化乡村布局,开展乡村建设系列行动,扎实推进风情小镇、精品示范线、村落景区等建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生产、供销、信用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合作体系,打造领跑全国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扎实推进“两进两回”,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培育低收入农户发展新动能,健全减缓相对贫困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八、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着力提升温州文化软实力


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大力实施新时代“文化温州”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弘扬瓯越优秀传统文化,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高地。


34.合力共筑城市精神家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切实筑牢共同思想基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好舆论斗争主动仗,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的温州人精神,持续注入追求卓越、守正出新、富于创造、大气包容、美美与共、奋斗奋进的时代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实施“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建设全域文明温州格局。


35.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深化“温州学”“永嘉学派”研究,深入挖掘和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推动经典文化活化当代化。建设温州学研究院、永嘉学派展示馆,实施在外温州学文献回归工程。擦亮“中国山水诗发源地”“中国数学家之乡”“南戏故里”“百工之乡”等“国字号”文化金名片,打响“书香社会、墨香城市、阅读温州”文化品牌。弘扬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化传承。深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加强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保护开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完善文化交流合作和传播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周边国家和重点国家文化交流,全面提升温州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36.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完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优化升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星火计划,持续推进文艺“名牌、名品、名人”工程,努力创作一批具有温州地域特色、展示温州人文精神、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制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制造、旅游、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创意、影视内容、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制造等文化产业。实施一批具有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项目,提高文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实施文化企业培育计划,发展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开展文化人才和文化名家培育行动,加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


37.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供给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强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温州档案中心、温州美术馆、中国寓言文学馆等重大文化项目,改造提升温州非遗馆、温州大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打造一批文化新地标。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织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文化礼堂”“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百姓书屋”等建设管理水平,加强未来社区文化空间规划建设,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30分钟文化圈”。高水平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创新开展温州艺术节、市民文化节、全民阅读节等文化活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推动公共文化资源联网上云,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半径和服务品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深化市级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九、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打造美丽温州


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加快建设诗画江南韵味的浙南美丽花园,努力形成“美丽中国温州风景”标志性成果。


38.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完成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动态谋划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加大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绿色产业等领域投资,加快形成满足当前、适度超前、全面系统的环保设施体系。加强老城区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提升,推进新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布局建设,全面实现城市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布局优化和提标扩能,探索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营机制,加快补齐县(市、区)污水处理能力短板。进一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加强生态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建设,提升一般固体废物利用能力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大力推进公厕改造提升工程。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手段,提升生态环境设施信息化智慧化运营水平。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积极申报国际湿地城市,打造城市“线性公园”,推广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百米见园”的“公园城市”。


39.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生态环境。全面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五水统筹”。系统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全流域全水系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确保水质持续改善不反弹。大力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健全海湾环境预警应急体系,切实加强“蓝色海湾”建设。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建立污染排放源清单,推进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燃烧等治理,确保全市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大力开展“净土清废”行动,深入推进“五废共治”,不断深化“垃圾革命”,推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全力打造全域“无废城市”。统筹推进山林江海河湖整体保护和生态修复,大力实施系列生态系统修复重大工程。


40.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科学高效完备的全领域美丽治理体系,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制度,实施差异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健全电、水、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价格形成机制和供给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探索开展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等生态产权交易,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法规标准体系,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规范环境治理市场秩序,强化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介机构规范化管理。健全生态环境共同参与监督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验收、监测和执法。实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行动,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推动形成全民生态自觉。持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严格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41.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美丽经济。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加快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融合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生产价值实现机制。大力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要素综合利用效能。加快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清洁化。发展壮大环境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修复、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环保产业,大力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保管家”服务和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模式。培育绿色公共服务、绿色科技教育、绿色金融等新业态。


十、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努力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


深入实施民生保障“10×N”集成式改革,牢牢守住各项民生基本需求底线,大力提升现代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打造生态环境最优、生活品质最好、幸福程度最高的生态宜居幸福城市。


42.实现高水平的就业与增收。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做好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打造“双创”升级版,促进创业带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扩大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项目范围,加大对重点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发挥家政服务业在促进就业、精准脱贫、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改善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侧结构,建设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劳动报酬增长机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低收入产业工人收入倍增计划,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促使低收入群体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43.构建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推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等教育实力强劲、学前教育普遍满足、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特殊教育普惠共享,打响“学在温州”品牌,打造“未来教育”标杆,建设教育教学水平在长三角领先、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高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施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和干预计划,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集聚地。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和教育结构,推动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化一体化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积极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试点,深化内涵提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高度适配的技术技能人才。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内涵提升、布局优化、联动升级等行动,健全高水平大学建设激励机制,促进在温高校提升办学水平。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全分类管理、星级管理机制,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44.提供高品质的卫生健康服务。深入实施“健康温州”战略,建设一批在国内叫得响、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打响“医在温州”品牌,加快建设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医疗高地。统筹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全方位打造优质医院集群,加快融入长三角知名医疗联合体。大力实施一批省重点培育专科建设项目,打造若干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批国家重点专科,真正成为高水平“浙南医学高峰”。支持温医大附属医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实医药卫生“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打造浙江省中医药强市。深入开展“明眸皓齿”工程。建设基于医学人工智能的城市健康大脑,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体教体医融合,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打造国家运动健康城市。


45.健全高标准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平高效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推动医保服务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提升医保基金绩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医保在战略购买、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完善多元化社会救助机制,打造市县乡村“四级救助圈”。坚持“保障适度、突出重点、创新方式、强化管理”原则,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改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力争“十四五”末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25%以上。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实现全市老旧小区应改尽改,加快推进未来社区、未来城区建设。深入推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红十字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构建适度普惠型福利体系。


46.促进高素质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和实施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一老一少”服务网,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青少年事业,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宽落户限制,提高温籍大学生返温率、在温高校毕业生留温率,深入开展“家燕归巢”系列活动,持续打赢人口净流入攻坚战。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智慧养老、康养联合体等新业态新模式。强化普惠互助型养老服务,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支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逐步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十一、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水平建设平安温州


全面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进一步完善平安建设体系,努力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


47.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坚定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完善经济安全治理体系,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做好社保基金风险、债务风险等防控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经济金融风险底线。加强大宗物资战略储备,压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涉恐涉暴、非法宗教活动,建立完善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食品药品监管责任体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和创新网络综合治理,实施网络生态“瞭望哨”工程,深入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立“设险守土”机制,全面加强安全治理。


4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模式,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支持龙港完善“大部制、扁平化”治理体系。高水平建设市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强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2.0”建设运行。积极适应“一肩挑”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推进新时代村社组织规范运行,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新格局。加强和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等机制,创新深化“大数据+人民调解”模式,推广“红色议事厅”“居民会客厅”等特色做法,探索构建党建引领下新型社区治理共同体。创新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建立科学完备的跨县域治理制度规范体系,探索邻域信息互通、执法互助机制。推动宗教基层治理体系创新,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9.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完善“智慧应急一张图”,深化“三大体系”“五大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建成左右联通、上下贯通的应急管理综合平台,构建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综合性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增强公共建筑物和设施应急避难功能。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现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队伍统筹协调、互补互助。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打造韧性城市。推进乡村防灾减灾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创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完善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常态化防控机制,构建覆盖全市、高效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定期开展医疗机构、社区企业等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控演练,提升全社会应对传染病防控能力。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


50.全面加强智能化安全保障。加快“城市大脑”数据中心建设,打造“全域感知、数据驱动、深度智能、移动协同”的科技护城墙。深入推进市域治理智慧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在线警务中枢、可信身份认证场景应用建设,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及范围,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云管控”“幸福宝”等项目,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等管控应用。深入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完善升级全市社区智能管控平台,拓展建设“智安学校”“智安医院”“智安单位”。推广“平安联盟”“平安乐巡”“安居码”等平安类社会组织等线上平台,促进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平安建设。提高应急管理智控水平,提升设备智感系统、隐患排查系统、执法系统、应急处置系统互联互通水平,强化企业安全风险源头治理和政府部门精密智控合力。


十二、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十四五”发展的全面领导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51.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提高党建质量和水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高效落地。健全党的全面领导高效执行体系,建立党委决策大成集智机制,完善改革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等机构抓大事议大事机制。发挥党委(党组)在同级各类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和发展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加快建设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现代党政机关。加强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能力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成长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实施“铁军锻造”专项行动,加快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具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52.全面深化“清廉温州”建设。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稳步做好问题查处、系统治理、建章立制“三篇文章”,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方略。紧盯“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新表现新动向,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细则。按照“全域清廉”的要求,深入开展“五廉共建”行动,扎实推进清廉单元建设,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构建精密智控干部大监督系统,组织实施“微权力e监督”工程,创新完善“四责协同”机制,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推动“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协同高效,强化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精准实施“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53.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支持各级政协按照宪法和章程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高水平广泛凝聚共识,高水平开展参政议政,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团结凝聚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构建党领导下的“大侨务”格局,健全海外华人华侨权益保护机制,凝聚海内外温州人智慧力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坚持党管武装,深化双拥共建,完善军民融合发展机制,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和能力建设,推进退役军人事业发展。


54.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开创“法治温州”建设新局面。加强地方立法能力和机制建设,科学规划立法项目和计划,加强改革发展重点领域立法,加快构建市域治理法律规范体系。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和程序,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权力运行体系,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编制“八五”普法规划,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风尚。


55.高质量编制和落实好“十四五”规划。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系统观念、战略思维和忧患意识,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立足实际高质量推进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编制程序,推进规划立法,不断提高规划编制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完善政策协同机制、实施评估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健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常态化开展“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集中力量推动“六重”清单落地实施,确保“十四五”规划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全市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克难攻坚,乘势而上,全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而努力奋斗!



“十四五”规划建议名词解释

1.三大标志类改革项目:

即深化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深化龙港扁平化、高效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三大改革项目。

2.“六个浙江”:

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

3.“一区一廊一会一室”:

即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和瓯江实验室。

4.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一核两带多园区”:

以浙南科技城为核心,划定科创带和外围辐射产业带。其中,科创带包括温州国家高新区(浙南科技城)、高教园区、浙南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温州经开区)、三垟湿地、瑞安科技城等;产业带包括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围垦区)、乐清经开区(乐清高新区)、瑞安经开区(瑞安高新区)、瓯海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平台等。

5.“一园一城一中心”:

即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世界青年科学家产业城、世界青年科学家学术中心平台。

6.“510计划”:

即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温州全市计划开拓10万个岗位、推出10项政策、安排10亿元奖补资金、开展10项人才活动,力争用1年左右时间新招引12万名以上高校毕业生。

7.“鲲鹏行动”人才计划:

建立健全一种更加灵活开放的顶尖人才引进支持机制,旨在集聚一批在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和具有成长为世界级顶尖人才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8.“两新一重”:

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9.“152”省市县长工程:

又称省市县书记、县长工程,主要指省、市、县各级领导谋划招引一批100亿、50亿、20亿产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工。

10. C2M“超级工厂”:

浙江制造“超级工厂”计划以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为核心,瞄准浙江产业带上的制造型企业,以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分析预测能力精准连接制造商和消费者,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1. 5G“百千万”行动:

即推进百项场景应用、千亿产业培育、万个基站建设,助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12.“5+5”主导产业:

即电气产业、鞋业产业、服装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泵阀产业等5大传统产业,以及数字经济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新能源及节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等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3.“灯塔工厂”:

特指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将数字化生产技术由小范围试点推向大规模应用并获得巨大财务收益的成功企业。

14.“限地价竞税收”:

其核心内容是工业用地“封顶后竞税收”,即当地价到达上限后,开始竞亩均年税收,税收高者得地块。

15.“531X”工程:

即聚焦企业、自然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5类主体,构建公共信用指标体系、信用综合监管责任体系、公共信用评价及信用联合奖惩体系3大体系,完善全省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进信用体系在若干重点领域创新应用。

16. RCEP: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17.“新家园·新乡贤鹿鸣”计划:

充分发挥世界温州人家园的展示、联谊、创新、服务、回归等五大功能,打造世界温州人大会乡贤凝聚大平台。

18.“521”高铁时空圈:

即5小时通达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等城市群核心城市,2小时通达长三角和海西城市群核心城市,1小时通达杭州、宁波、金华-义乌三大都市区以及福州、宁德等地。

19.“一环一绕九射三连”高速公路网络:

一环是指温州都市圈(含青田)环线,由乐永青高速、青文高速、文泰高速、泰苍高速和甬莞高速构成;一绕是指温州绕城高速;九射是指温州都市区对外的九条射线;三连是一环一绕九射框架下的三条联络线,包括瑞苍高速、瑞安联络线、景宁至柘荣高速。

20.“一主一副两极多节点”:

“一主”是指市域主中心,即温州中心城区,涵盖温州市区、瑞安市区、乐清市区、永嘉县城等在内的75个镇街;“一副”是指市域副中心,依托鳌江流域平原城镇群,涵盖龙港市、苍南县城、平阳县城等在内的1市10镇;“两极”是指两个带动西南部山区城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分别是文成、泰顺;“多节点”是指加快打造15-20个特色城镇化节点。

21.“两进两回”:

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

22.“污水零直排区”:

将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通过截污纳管、统一收集、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到环境的区域。

23.“蓝色海湾”: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是我国海洋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由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组织开展,旨在加快推进海湾综合整治和生态岛礁建设,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24.“三线一单”:

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5.民生保障“10×N”集成式改革: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优抚、文化体育、公共场所服务提升等十个方面,谋划推出一批民生保障改革项目。

26.“家燕归巢”系列活动:

立足联系温籍学子的纽带、服务招才引智的窗口、汇集智力资源三大定位,以实习实践、高质量就业、学子联盟和校地合作为四大支撑,服务温籍学子和人才回温发展。

27.网络生态“瞭望哨”工程:

网信部门为主导,省市县乡村及重点行业共同参与,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舆情风险管控为核心,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和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重点的一体化全场景工作体系。

28.“三大体系”:

即精准化监测预报体系、智慧型风险预警体系、科学化应急响应体系。

29.“五大示范项目”:

即雷达监测“全覆盖”、灾害风险“早预警”、台风预报“一张网”、预警发布“一键达”、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市”五大精品示范项目。

30.“五廉共建”:

按照清廉温州建设具体化、载体化、标准化工作主线,系统性提高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学校、清廉医院和清廉企业等五大领域清廉水平,推动“十四五”时期清廉温州建设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

31.“微权力e监督”工程: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职能部门监督、群众监督深度融合,强化对“三资”管理、征地拆迁、土地审批、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小微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逐步形成一张覆盖基层“人、财、事”的智慧监督网。

32.“四项监督”:

即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先行,向着“创新史”的新篇章迈进 ——写在温州“十四五”规划建议发布之际